一个银行柜员的日常警觉,为客户守住2万元积蓄
近日的一个下午,兴业银行三明三元支行像往常一样忙碌。柜员小游正在为一位年轻客户办理业务,这本是她当天处理的第15笔普通存取款,却因为几个细微的异常,变成了一次关键的诈骗拦截。
客户小邱要取2万元现金,这个数额在支行很常见。但当小游例行询问取款用途时,她注意到对方回答时眼神闪烁:“装修用...哦不,是结婚彩礼。”不到一分钟,他又改口说想把钱放家里。更让小游起疑的是,小邱全程紧握手机,屏幕不断弹出消息,时不时低头查看并在屏幕上快速滑动。
“当时就觉得不太对劲,”小游回忆说,“客户取钱的理由前后矛盾,而且整个人坐立不安。”她按照银行的反诈流程,一边以系统需要核对信息为由拖延时间,一边悄悄通知了后台工作人员。
后台工作人员小肖接到提示后,立即联系了辖区派出所。民警赶到时,小邱正在观看银行的反诈宣传视频。经过耐心沟通,这个年轻人终于说出了实情:他接到自称教育机构的电话,对方以退还培训费为由,要求他先支付2万元“解冻金”。
“他们给我看了红头文件,还有工牌照片,看起来很正规。”小邱说,“要不是银行工作人员多问了几句,我可能就把钱转出去了。”
这已经是该支行今年成功拦截的第三起诈骗。支行负责人表示,他们通过日常培训和银警合作,让员工都养成了“多问一句、多看一眼”的职业习惯。“有时候就是一个迟疑的眼神,或者一个不自然的动作,都可能是在求救的信号。”
警方提醒,近期以“教育退费”为名的诈骗频发,骗子往往会伪造官方文件获取信任。市民遇到类似情况,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,切勿轻信陌生来电的要求。
在这个普通的周二下午,因为银行员工的专业和细心,一个年轻人避免了2万元的损失。而对于小游来说,这只是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:“我们多做一点,客户就安全一点。”
来源,兴业银行
给作者打赏